第二届国际版权论坛在京开幕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国际版权论坛今天在京开幕。来自中、美、德、英、日、韩等国政府部门权利人组织,以及版权学术界、产业界人士,共商互联网时代版权创造、管理、保护、使用的新思路、新理念,探讨版权保护在推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为论坛发来贺信。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致词时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对现行的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应用来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是知识产权界和互联网产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说网络覆盖面大,传播速度快,无地域的界限、海纳信息等等的特点,对图书、影业、电影等传播的方式,形成强烈地冲击。再如P2P技术、搜索引擎、博客和播客,现在还有影客。在影视下载、收看等方面引发的著作权人、作品使用者和广大公众的利益冲突。此外,侵权行为难以被确认,侵权的证据难以搜集,客观上增大的网络版权保护的难度。当前一些网站未经授权,大量的非法复制、上载和传播他人的作品,以私服、外挂等非法的形式,成为了网络游戏的经营行为,不仅危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互联网正常的经营秩序,影响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而且将会对图书、影业、影视等传播产业带来灾难性的冲击。这些问题急需从理论和实际层面上做出回答。

  他表示,现在数字传播生产的技术日新月异,网络体系也日渐成熟,网络终端也不断地普及,网络内容也不断丰富,互联网产业的规模和互联网消费市场快速增长。可以说,互联网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柳斌杰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网络版权保护工作。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有了一支熟悉网络版权法律和专业技术的执法队伍,有了一套行之有效地执法的手段,有了一个支持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柳斌杰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为知识的创造、管理、保护提供动力和机制,提供有利地保障。这是中国全局性的一个战略任务。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地加大网络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加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推进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柳斌杰表示,我国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2001年以来,中国对于著作权法体系进行了全面地修订,进一步完成了著作权的法律内容,增加了著作权的录影、录音的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权。从立法层面上解决了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200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实施的有关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司法解释中,将在线盗版行为明确定形为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200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且正式实施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内容,限制网络提供商的责任等问题做了具体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

  今年6月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影制品的条约正式在中国生效。加入两个新条约有利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合作,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对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产业的发展,对于完善法律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意义。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履行国际义务,信守国际承诺的态度,表明了坚定的立场和决心。

  此外,打击网络环境下的盗版侵权的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以来,国家版权局配合有关部门,连续两年开展了专项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活动。目前正在开展一个网络文化环境的整治活动。

来源:解放网·即时播报

发布人:ciccip

发布日期:2007-07-18 14:45:00

关于我们||设为首页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新厂校区 工程中心一楼 电话:0798-8499727 传真:0798-8498744 信箱:zscq@jci.edu.cn 版权所有: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备案编号:赣ICP备110042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