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战略促进全区产业技术层次不断提升
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战略,促进了全区产业技术层次不断提升。企业对研究开发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正逐步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如稀土高科研发投入已占到销售收入的5%,北重集团占到5%以上,蒙西集团占到5.2%,北方创业占到6.1%。全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和科技计划中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比例大幅提升,“十五”以来,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中有4项专利获得一等奖,12项专利获得二等奖,34项专利获得三等奖,全区评选出自治区重大自主知识产权成果40项。
2006年自治区政府为扶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产业化项目,提升自治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设立专利转化基金500万,对符合自治区产业发展政策,已实施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的重大专利转化项目给予扶持。对呼和浩特供电局实施的“应急移动式变压配电装置”、北方重工集团实施的“低碳合金钢钢锭缓冷退火工艺”和包头稀土院实施的“超高温电致热陶瓷发热体制备方法”等46项重大专利转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有力地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工作。
十五以来,内蒙古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进行资助,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到目前为止,自治区累计资助发明专利982项,资助金额187万元。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及乌海市也对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进行了资助。专利申请资助政策促进了全区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申请质量进一步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区专利申请总量22685件,其中:发明5074件,占总量的22.4%;实用新型12463件,占54.9%;外观设计5148件,占22.7%。全区专利授权总量为113002件,其中:发明1062件,占总量的8.2%;实用新型8360件,占64.3%;外观设计3580件,占27.5%。“十五”全区专利申请量6597件,比“九五”增加1904件,增长40.6%;专利授权量3914件,比“九五”增加1195件,增长44%。“十五”以来,全区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64%。
全区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充满生机,“十五”以来,该区组织参加了历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全国发明展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等展示交易活动。建立了“国家专利技术(呼和浩特)展示交易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暨呼和浩特市首届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会”、“包头2007稀土产品暨专利项目展览会”、“首届中国专利周全国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投融资对接会”等。通过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推动了中小企业专利实施,如包头市文鑫实业有限公司专利产品年产值5000万元;赤峰市大神火锅炉有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7件,并已全部实施,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专利产业化开发投入资金500万元,销售收入8986万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
自治区科技厅
发布人:ciccip
发布日期:2009-08-04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