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初创时期的中国专利管理与实施工作
1985年4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开始实施。从1984年起,当时的中国专利局依法设立了专利管理机构,国务院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也先后设立了专利管理机构。
30年时光飞逝,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专利事业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专利管理和实施工作功不可没。
管理凸显前瞻性
从1984年起,国务院直属及有关部门,相继设立了专利管理机构;直辖市和大多数省、市,都成立专利管理局、处。记得当时成立地方专利管理局的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陕西省、山东省、辽宁省、湖南省、四川省、沈阳市、武汉市等。后来,有些县(市)也建立了专利管理局。
专利管理机构在大力宣传专利法、促进全民发明创造、推动专利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和维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建立计划单列城市专利工作会议。198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继续落实和完善七城市计划单列工作的通知》,文件赋予这些城市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可直接参加全国性的经济活动。为了紧跟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从1986年开始,中国专利局每年召开一次计划单列城市专利工作交流会,相互学习并研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以促进专利事业的发展。
建立地区专利工作会议。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技术发展很不平衡,为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1986年开始先后建立了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专利工作交流会。这些会议促进了地方专利工作的发展,得到地方相关人士的好评。
首次“专利纠纷调处办法”研讨会召开。1988年10月27日至29日,中国专利局在烟台培训学院召开了30个省市专利管理局、处60多人参加的“专利纠纷调处办法”研讨会,完成了对办法的修订。据会前统计,到1988年10月中,33个省、市专利管理机构,共受理专利纠纷446件,结案203件,结案率45%。纠纷调处后的社会效益非常好,既维护了发明人的合法权益,又深入生动地宣传了专利法的相关条款;促进了专利实施转让合同的完善;对提高代理质量起到了明显作用。
成立国防专利局。专设国防专利局,是我国专利制度的特色。当时两局领导主要研究两局关系、两法(专利法与国防专利法)关系、文献互用、审查相助与人员培训。从1985年4月1日到1987年10月,国防专利局已受理国防专利申请133件,授权专利29件。1988年,我国一件国防专利出口到巴基斯坦,得到了内部通告表扬。
成立中国工业产权研究会。1988年,中国工业产权研究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前身)召开了首届学术年会,年会收到一批关于在中国建立专利管理体系的文章,这是中国专利管理者、学者,在理论与实践中探讨建立专利管理体系的第一次学术论坛。
实施促进成果商品化
我国施行专利制度,旨在鼓励全民创造,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鼓励发明创造,把发明创造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商品这才是立法目的所在。
记得在第一次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指示中国专利局相关局领导:“你们要树立服务思想,注意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服务,成为一个能够促进技术进步的机构。”中国专利局成立初期在促进全国专利实施方面做了多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成立专利技术实施处和专利技术开发公司。中国专利局较早成立了专利技术实施处,管理和促使专利技术的实施。1985年成立了专利技术开发公司,其主要任务是对一些重要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专利技术,进行宣传、中介推广与开发。当时,中国专利局局党组要求专利实施要描准五个目标,争取四项经费来源。
中国专利和技术转让有限公司开业。1987年12月,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专利和技术转让有限公司正式对外营业。该公司经营中国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向外国的许可和转让;承办国内外在中国境内所获专利的许可和转让;接受中外客户委托,协同考察和业务洽谈等。这是我国实行专利制度之后,第一个有涉外权的专利技术转让公司。
辽宁省创造三个第一。沈阳市是全国技术市场管理工作试点城市,在省局的领导下他们创造了专利事业的三个全国第一。1989年9月,沈阳市专利管理局、沈阳市财政局、沈阳市税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沈阳市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及酬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中国专利局于1989年12月以专利管理部的名义,向全国专利管理局、处转发了这个文件。
此外,沈阳市调处结案一起专利诉讼,在全国属首次。沈阳市皮鞋九厂生产了有专利技术的化纤纱网皮鞋。1986年,该专利皮鞋产量达10万双,产值106万元,利润21.6万元,市场热销遭多家企业侵权,该厂将侵权者告上法庭。1986年,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该院作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最终以调处结案。这个典型案例得到社会的普遍赞扬,当时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作了报道。1987年4月,中国专利局致函赞扬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沈阳以该诉讼为蓝本拍摄的电视剧在全国公映,这在全国也是第一次。
召开第一次全国专利实施研讨会。1989年7月,中国专利局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专利实施研讨会,这是中国专利事业史上第一次专利实施研讨会。会议对以下6个问题达成共识:继续宣传专利法不能放松;促进专利实施,要建立基金、要制定专利产品减免税办法、要筛选一批好项目,进入各级政府的有关计划;加强研究开发提高技术成熟度;建设专利管理体系,进一步建设地、市、县的专利管理机构;企业是专利实施的主体,加强企业专利工作很重要;要建立风险基金,资助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专利项目实施。
中国专利局与有关部委联合发文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1989年12月,中国专利局专理管理部与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联合发文,请各专利管理机关协助各地科委、部门科技司作好专利新产品的申请工作。中国专利局协助国家科委对各地及部门申请的专利项目进行审查。1988年4月29日,中国专利局向国家推荐了“防腐防静电龟甲衬里”等5件重要专利,希望有关部门采纳实施。1990年5月,中国专利局和农业部共同发文,促进一批用于农业方面的专利实施。
忆往昔峥嵘岁月,中国专利事业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建局初期,中国专利局肩负法律赋予的光荣职责,致力于专利管理和专利实施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充分实践了“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目标。
知识产权报
发布人:ciccip
发布日期:2010-03-01 02: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