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薄片状无孔纳米氧化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告)号: CN1865139
公开(公告)日: 2006-11-22 00:00:00
申请(专利)号: 200510040150.6
申请日:
发明(设计)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申请)专利权(人): 瞿保钧;丁 鹏
内容: 摘要        本发明薄片状无孔纳米氧化镁晶体及制备方法,特征是在40-70%(wt)的镁盐水溶液中加入溶液总重量1-3%的按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0.2∶1 至5∶1的复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0-50℃滴加碱液,沉淀物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研磨后得氢氧化镁前驱体;在空气氛中进行分步逐级升温的控制煅烧,再以小于2℃/min 降至室温,即得纳米氧化镁白色粉末状产物;其氧化镁晶体呈六角薄片状,长或宽为20-180 nm,厚3-25nm;可作为生产高密度无孔高性能致密陶瓷和耐高温电绝缘材料的原料,催化剂载体,功能材料的增强、增韧剂,以及超导、杀菌材料的添加剂。本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使用原料廉价易得,可大批量连续生产。    主权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薄片状无孔纳米氧化镁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量浓度为40-70%的镁盐水溶液中,加入溶液总重量1-3%的复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在0-50℃ 下滴加碱液,进行沉淀反应;沉淀物经过滤,蒸馏水洗涤,50-80℃下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白色粉末状氢氧化镁前驱体;然后在空气氛围中对氢氧化镁前驱体进行分步逐级升温的控制煅烧,即得到纳米氧化镁白色粉末状产物; 所述复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其重量比为0.2∶1至5∶1; 所述对氢氧化镁前驱体进行分步逐级升温的控制煅烧,是指在5-10℃/min的升温速率下,基于对氢氧化镁前驱体的热失重分析结果,分别在脱吸附水的结束温度225-265℃,脱结晶水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340-400℃和分解表面活性剂的起始温度435-450℃范围内,相应地选择三个恒温台阶,每阶段分别保温1-2,2-3,2-4小时,逐步有控煅烧氢氧化镁前驱体,然后再以小于2℃/min的降温速率下,使产物降至室温。 

发布日期:2006-11-28 20:04:00

关于我们||设为首页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新厂校区 工程中心一楼 电话:0798-8499727 传真:0798-8498744 信箱:zscq@jci.edu.cn 版权所有: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备案编号:赣ICP备110042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