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微塑引纠纷 两位工艺大师对簿公堂

  

  两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对簿公堂,陶艺圈激起波澜。   

  今年4月9日,禅城区法院张槎人民法庭公开审理了微塑挂盘《千手观音》侵权纠纷案(南都4月10日曾有报道),而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佛山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也曾介入协调,希望原告冼艳芬、被告廖娟能够庭外和解。前日,佛山陶瓷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调解失败,只能等待法院判决了。”

  官司该不该打?该告谁?要不要登报声明和经济赔偿……对于此案,陶艺圈内部讨论甚是热闹,陶艺家、收藏家们也分出了两个立场。

  调解为何谈不拢?

  “没有调解成功。”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白梅介绍,此前半月多时间一直调解原被告,但是,廖娟方面不答应道歉。

  白梅说,协会内部认真研究过,认为廖娟确实存在侵权行为,但仍然希望能促成庭外和解,没必要闹得太僵。白梅介绍,原告方冼艳芬已经退了一步,要求不一定提“侵权”字眼,而是以声明的形式讲述一下她制作《千手观音》的过程,声明其在《古董》栏目中措辞不当就可以了,但“廖娟亲属们还是无法接受。”此外,此前提及的20多万的赔偿,原告方已经降低了,也仍然谈不拢。白梅说,“如今只能等待法院判决结果。”

  冼艳芬向南都记者表示,她不在乎经济赔偿,即便获赔也会如数捐出,“赔多少都可以谈,象征一下就可以了。但登报声明,撤下相关视频,这两项是‘死条件’我不会让步。”

  事情发酵过程中,廖娟本人一直未出现,南都记者多次尝试联系未果。4月9日的庭审,其亲属到场旁听,而答辩全程由代理律师发言。此后的调解,大多都是其亲属出面对话。不过,这名头顶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头衔的业界老前辈,普遍为佛山陶艺界所熟悉,大家对她的印象是“老实”、“年纪大”、“身体不大好”等。

  有内幕背黑锅?

  在不少陶艺家和收藏家看来,冼艳芬应“息事宁人”,不要再纠缠这件事了,甚至有人觉得,冼艳芬的追究,是“给佛山抹黑,不利于团结。”他们的论据,一是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廖娟的“侵权行为被有意引导了”。

  第一种“论据”,指的是廖娟制作《千手观音》,是原石湾美术陶瓷厂(已不存在)指派的职务作品,如果侵权应该告美陶厂。第二种“论据”则跟佛山某电视台的《古董》栏目有关,“廖娟不应该在上面说自己是创作者,但我们都觉得她是被引导的”,圈内一名资深藏家透露,电视栏目介绍的《千手观音》,正是不久前在香港拍出的那一件。

  据悉,2013年年中,香港某拍卖行拍出了一件署名廖娟的《千手观音》挂盘,由一名香港人以“数万元”竞得。获知此消息后,冼艳芬跟拍卖行交涉,而后不久,《古董》栏目请廖娟回忆当时创作《千手观音》的灵感,节目最后,栏目的特约鉴宝人询问,“要多少钱你才愿意再做一个《千手观音》”,廖回答,“大约三十万元”。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联?佛山陶艺家夏少丽说,凡是佛山陶艺圈的人都知道冼艳芬的《千手观音》早在1983年左右就创作完成了,还拿了不少大奖,为何廖娟会突然上电视讲创作灵感呢?“我们都觉得廖娟不小心‘食死猫’(背黑锅)”,一名林姓藏家说。

  对于这些猜测,南都记者5月26日联系该栏目特约鉴宝员采访,对方称在外地出差暂不便回应。

  冼艳芬不想去深究这些说法,但她提出,相关栏目视频要尽快撤下来,“但栏目组不愿意”。白梅介绍,栏目组方面提出,原告与被告达成一致后,出具协议书才撤视频。

  强硬还是妥协?

  争议声不绝于耳,让冼艳芬很揪心,“为什么维权的人像是坏人?难道年纪大的人侵权就应该原谅,后辈去维权就错了吗?”对于官司的结果,她也没什么信心。冼艳芬认为,她创作《千手观音》并获得奖项的事实人尽皆知。但法律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侵权不够完善,加之涉及到一家已经不存在的陶瓷厂,让事情变得不明朗。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汾淋给冼艳芬打气,“法律就是法律,人情就是人情,这场官司要打下去。”在潘汾淋看来,佛山陶艺圈作品被模仿抄袭的现象由来已久,但面对侵权又无可奈何,“我自己的作品也被抄袭,但我没走出去打官司,因为我知道太难了。一旦你走出这一步,就一定要强硬地坚持。这件官司怎么判,陶艺圈的人都在看。”

  刚结束陶艺个人展的美籍雕塑家吴信坤表示,“法律目前是怎么判定侵权的?怎么更好地学习、利用法律手段维权,这是石湾陶艺家共同的课题。”

  “如果妥协,那就是纵容侵权。这件事不能不了了之。”冼艳芬说,这不是“抹黑”佛山,而是提供“正能量”,如果原创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和保护,佛山陶艺肯定没什么希望。

南方都市报

发布人:ciccip

发布日期:2014-05-29 09:06:00

关于我们||设为首页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新厂校区 工程中心一楼 电话:0798-8499727 传真:0798-8498744 信箱:zscq@jci.edu.cn 版权所有: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备案编号:赣ICP备11004262号-3